“沉睡”30多年的“马家狮”苏醒了

2019-06-18 11:30  

云上宜都讯(通讯员 刘发春 陈玉林 卢秀娟)“咚咚咚 咚咚咚”,一阵急促而浑厚的鼓点声惊醒了五眼泉镇龙口子村沉寂了30多年的“马家狮”……

跌跌撞撞的成长之路

“马家狮”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由宜都本地乡贤马本先老先生组织人员成立舞狮戏班而得名,因形似狸猫坊间又称“猫儿狮子”。

四十年代末,第一代“马家狮”戏班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当时的宜都城关、松木坪、五峰等多地巡回演出。五十年代,土地改革打倒地主分田地时期,因马家的地主成分在身,戏班十几人放弃了舞狮表演。后来,在反“五风”时期,马家得以平反。

大跃进连着自然灾害,是第二代“马家狮”发展最困难的时期。马家人跟着公社其他劳动力一起外出参加国家建设。从荆江分洪到白河水库再到雾渡河建设,工地上马本根、朱裕木、黄元公等人以草为材料扎草狮,负责文艺宣传工作,当时“马家台狮”表演时上到了九张方桌,堪称舞狮的极致。

后工程结束宣传队伍解散,马家人陆续回了家。

日落前的辉煌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第三代“马家狮”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当时的周湾大队主任联系黄元公组织马忠淦、马忠银等人搭班子,队伍一度壮大到30余人,戏班业务发展了舞狮、高跷、柴火家业等项目,到宜都周边四处演出,好评不断。

最热闹的一次演出,许多老人们还记忆犹新:宜都狮子街开业当天,受宜都县委邀请,“马家狮”到县里送恭贺,狮子街临街铺面个个放鞭炮封利事(相当于现在的红包)讨彩头,一队十几人从上午一直演到天擦黑,好不热闹。

那天的演出仿佛是日落前的辉煌,人们对“马家狮”的记忆被定格在狮子街。从此之后“马家狮”突然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八十年代末出生的当地村民再也没有看过、听说过“马家狮”,过去的辉煌彻底埋没在岁月的长河中。

偶然的发现与唤醒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受到重视。

龙口子村文化员遍访乡贤,无意中挖掘到了关于“马家狮”的信息,聆听了老人们的讲述后,在场的人无不为之一振,同时意识到“马家狮”这一民俗表演面临失传的危险,保护与传承这一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龙口子村两委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立即安排本村文化员与广场舞队组织人员重拾马家戏班,学习舞狮技艺。

经过商议,由村文艺宣传队骨干张丽蓉牵头联系广场舞队员马忠林,组织人员组建第四代“马家狮”戏班。今年3月,经过仔细筹备,由龙口子村广场舞队员们打造的新一代“马家狮”队伍终于就绪。

65岁的马忠林在农闲时就召集人员在家训练舞狮动作,并请年过古稀的马忠淦师傅作指导。经过三个多月的磨合,马忠林与队员刘发春、刘仁林已能默契地完成全套舞狮动作了。

沉睡30多年后的苏醒


6月11日,在五眼泉镇龙口子村委会广场上,几位老艺人将“马家狮”请上了舞台,此次表演是时隔30多年后的首秀。

表演虽说少了些当年的灵气,但出人意料并让人欣慰的是,狮身里出现了两个年轻人的身影。看到表演结束后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领头的老大爷露出满意的笑容。

领头的老大爷不是别人,正是“马家狮”第三代狮头人马忠淦,今年74岁高龄的老人看完表演激动地说:“儿们,好点练,‘猫儿狮子’要醒哒!”听了老人的话,在场的人感动不已,顿时感到身上担子又重了几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