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金桥”颂祖国

2019-06-19 11:30  

云上宜都讯(通讯员  胡顺金)弯延伸长的渔洋河,滔滔河水由南向西流入万里长江,在古老的聂家河镇绵延十八公里,它曾经是中国古代 “宜红茶古道”。

童年时记起,渔洋河畔两岸百姓来往用小木船摆渡。如遇大雨,人在小木船披蓑戴笠划摆,是极不安全的。河水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财产和生命,而能在河水两岸建桥,是两岸百姓从古至今梦寐以求的梦想。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初,国家三线7013和7018厂矿选址入驻聂家河,为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在河两岸建设成“聂家河大桥”和“庙滩大桥”两座大桥,结束了渔洋河畔无桥历史,给两岸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

八十年代,宜都市兴建水利发电站,在聂家河建了“熊渡大桥”,它是渔洋河畔上的第三座大桥。

九十年代,聂家河镇为解决集镇人员来往出行,镇政府投资,并号召各部门和当地群众集资,投资三十多万元,在聂家河镇集镇建成了一座铁索吊桥,命名为“永安大桥”,是渔洋河畔上的第四座大桥,从而结束了用木船载人摆渡的历史。

2015年,宜都陆城至五峰渔关一级公路兴建,又在聂家河修建了两座大桥,命名为“聂家河金桥”和“聂家河二桥”,是渔洋河畔上的第五座和第六座大桥。

2017年,为解决部分山区群众隔河渡水出行问题,由宜都市人民政府投资三百多万元,又兴建了“张家涧大桥”,它是渔洋河畔上的第七座大桥。

如今短短的渔洋河聂家河段面上,自建国后建成了七座大桥,它宏观壮丽,似天空中七条彩虹连通沿河两岸,是七座“金桥”。它贯穿了渔洋河段聂家河镇的东南西北,来往车辆川流不息。承载鄂西南物流运输和人员来往的大动脉,运往沿海和祖国大地,走向世界。

它是当地人民的幸福桥,连接了聂家河两岸百姓情怀,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繁华和幸福。

七座“金桥”,伴随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富裕而生,见证了祖国日益强大,国家财力日益雄厚。在建国七十周年来临之际,祝福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人民更加富裕,明天更美好,早日实现“中国梦”!

(责编:刘娟 审核:党艳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