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7个人,我们都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2019-10-01 09:45  

云上宜都讯   伴随着共和国奋然前行铿锵的历史跫音,勤劳智慧的宜都人民走过七十年光辉的历程。七十年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在不同时代建功立业,普普通通的宜都人。他们是历史的镜像,记录了一个个伟大的时代。

在9月29日晚,宜都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现场,七位宜都的时代楷模,为我们讲诉了宜都70年。

50年代  宜红茶厂罗华

我是罗华。

我是宜红茶厂第六任厂长。1951年2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公司在宜都设立中茶公司宜都红茶厂,当时建厂资金预算8个亿,统领两省三地16个县的红茶精制加工。

当时,1吨红茶可以为新中国换取十吨钢材,宜红、滇红、祁红被并称为中国三大红茶。2017年,宜红茶被列入中欧互换认证的100个地理标志产品。

我现在是宜红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发扬“跋山涉水、一路前行”的宜红精神,参与万里茶道申请联合国文化遗产,宜都宜红必将历久弥香。

我为宜红代言。

60年代  陆城一小退休教师马如华

我是马如华。

半个世纪前,我响应"上山下乡、支援文教"的号召,从家乡武汉来到宜都从事教育工作。我工作的陆城一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宜昌市的首任市长刘真,就是我们学校的杰出校友。

60年代,当时的宜都教育,硕果累累,捷报频传。仅宜都二中1965年就考取了2个清华和1个交大,这在当时的县级高中是非常难得的,清华大学精英张学政教授曾为母校宜都二中捐赠100万元,创建"清华张学政教育奖"。今年9月张教授还亲临颁奖大会,为他的母校老师和学生颁奖。

如今的宜都是“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县市,宜都市被誉为“宜教之都”、“宜学之都”,作为一名曾经获得过“全国先进少年儿童工作者”的人民教师,我很自豪。

我为宜都市人民教师代言。

70年代  幸福渠建设者李祖元

我叫李祖元。

幸福渠修建于1958年1月,今年是幸福渠竣工50周年。我当时是1958年8月上渠道参加抬条石,四个人抬一块重1260斤的石头,每天抬40块,前后抬断了20多根扛子,最后肩膀上的茧子比脚底板上的茧还要厚。生活艰苦到要挖野菜填肚子,我们连农户的辣椒雾叶子都拿来吃了,没有人叫苦。

工地上几万人搞得热火朝天,靠的是坚忍不拔、自力更生、勇于奉献的精神。在悬崖峭壁间修起了幸福渠,改变了当年宜都靠天吃饭的局面。

1969年建成之后,解决了8万亩农田灌溉和10万人饮水问题。

我为幸福渠代言。

80年代  红花套镇杨家畈村杨兰军

我叫杨兰军。

1982年,我们红花套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部分田到户,发展农副产业和乡镇企业,我们看到“扎扫把”也能致富,就家家户户扎洗把扎扫把,很多人一年就扎成了万元户。

1989年,湖北省省委书记关广福到我们杨家畈村调研,说我们村是“一把扫帚扫天下”。

这几十年,我靠这门手艺盖了四栋房子还买了车,两个儿子也完成了学业,还进了大学、读了研究生。我身边的乡亲们都靠着扎扫把和洗把,盖了楼,致了富。

我为宜都农民代言。

90年代  高坝洲镇大战坡村程启木

我叫程启木。

我凭借着党在农村改革的春风和宜都农民永不言败的激情,以及对脱贫致富的渴望,在九十年代创造了宜都市农民的四个第一,展现了宜都市农民爱拼才会赢的风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是第一个在宜都购买拖拉机;第一个在宜都承包百亩粮田,每年给国家平价售粮十万多斤;第一个在农村组建农机综合服务队,各型农业机械设备30多台,为周边农户每年提供两万多亩农机社会化服务;第一个以家庭为依托组建家庭文化中心,为周边农民提供精神“食粮”,开展农家诗会、象棋比赛、演讲比赛、图书室等,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反响,被评为1995年和1997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1994年和1996年的宜昌市劳动模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三十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被宜昌日报评为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受到中组部、国家计生委、省委、省政府等各级党委的表彰及肯定。

我为宜都基层党员代言。

00年代  中国好人、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李玉洁

我是志愿者李玉洁。

我是一名肢残女孩,2007年,从我在我的母校陆城四中,为学弟学妹们开始第一场“永不言弃的梦想”励志演讲开始,我就开启了自己做一名志愿者的历程。

在轮椅上,我自学、读书、演讲、写作,将自己和这座城市的故事写进了我的小说《梦想在110厘米之上》。李鸿忠书记给我回信,鼓励我以张海迪为榜样,书写更加绚丽的人生。

在宜都有84321名志愿者,我们是宜都这座文明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为文明宜都代言。

10年代  宜都东阳光公司李从政

我叫李从政。

作为宜都东阳光公司8500名员工中的一员,我参与并见证了公司2001年落户宜都以来,公司电子材料、生物医药、健康养生三大产业由弱到强,跨越式的发展历程。18年来,东阳光公司累计在宜都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先后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发酵生产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铝电解电容器用中高压化成箔生产基地,全球首创的生态抚育冬虫夏草产业化基地,全国最大的防控流感一线用药,磷酸奥司他韦(可威)生产基地。

2019年1至8月,宜都东阳光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7亿元,上交税收9.7亿元。

未来,东阳光公司将继续扎根宜都,重点发展新药,并以BNCT等创新医疗技术为核心引擎,建成“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与40万宜都人民一起,共谋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我为百强宜都代言。

让我们重拾“宜红工匠”精神,继承幸福渠建设者不畏艰险、艰苦卓绝的战斗传统。

在这两江明珠、千年古镇上,涌现更多的马如华、程启木、李玉洁,让更多的杨兰军富裕起来,创造更多属于共和国,也属于我们宜都人民的辉煌。

(编辑:刘娟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