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改升级中根植“绿色基因”

2017-09-06 15:50   www.hbyidu.com   本报记者 曹阳 本报通讯员 冉德强

——本报记者探访湖北楚星煤气化节能技改项目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部署,本报从今日起开设 “转型升级看项目”专栏,对全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精细、绿色项目进行跟进报道,敬请关注。

  9月4日,记者来到宜都市枝城镇阳和岭村,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投资建设的煤气化节能技术升级改造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塔吊林立,桩机轰鸣,多台施工机械正同时展开作业。据了解,该项目投资近20亿元,已完成所有土方回填、强夯及桩基施工招标,即将进入土建施工阶段。

  技术革新引领绿色发展

  “如果说前段时间我们拆除20万吨电石装置厂区,是切掉‘肿瘤’,那么这个项目则是在改写‘基因’。”正在现场督办项目进度的工程副指挥长曹欣说,这个项目针对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进行技改升级,能够在降低装置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很好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是企业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具体行动。

  此次升级改造项目包括煤气化和净化合成两部分。项目核心技术特点是采用加压气化、蒸汽驱动。其中,水煤浆气化技术能有效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原料煤的适应性,使企业生产获取更广泛的原料来源,同时充分发挥设备能力,并通过对生产系统进行相应改造,优化系统配置。

  曹欣介绍,该项目建设周期为2年,将于2018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可实现年节约原料煤6.6万吨,年节约蒸汽16.5万吨,年节电990万度,总节能量折标煤近7万吨。此外,本次升级改造环保设施配套齐全,设置有污水站、火炬、硫回收等环保装置,将在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大幅提升环保标准。

  工艺升级坚持国际标准

  项目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并非易事,为了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楚星化工在项目谋划之初进行了一系列考察论证,并与多所高校合作,力求通过产学研对接,使项目技术改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空分”是合成氨工艺的核心环节之一,项目“空分”核心设备空压机、增压机、汽轮机均引进世界最先进的德国曼透平公司产品,同等装置能耗比国产机组低15%。采用当前最先进的双内压缩工艺,通过液氧泵给液氧加压,取消了氧压机,大大降低了高压力高浓度氧外压缩的安全风险。

  另一核心环节——“气化”采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华东理工大学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属国家鼓励类洁净煤利用技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曹欣说,有了这项技术企业可不再使用价格更高的无烟煤,每吨合成氨的成本将降低400元以上,全年可以实现效益1.7亿元。

  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工厂

  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绿色发展理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自动化管理流程。为此,楚星化工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进智慧工厂进程。

  未来新厂区将通过智能门禁、全厂监控对现场人员、危险区域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管理;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对全厂水、电、汽进行大数据分析,为生产经营服务;通过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对全厂用电设备谐波进行治理,提高电能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企业还将启动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系统。该系统能在生产流程出现安全风险前及时将装置自动停止,并发出声光报警。

  “项目的技术改造将实现企业节能减排、效益提升双赢新格局,并提升自动化水平。”楚星化工园区相关负责人说,未来的楚星化工园区将努力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上走在前列。

  本报记者 曹阳 本报通讯员 冉德强

来源:三峡日报

链接:http://epaper.cn3x.com.cn/sxrb

/content/201709/06/c29381.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