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要像蜡烛一样燃烧

2021-05-07 14:43   宜都融媒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人们常以此诗句赞誉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近日,在全省党校系统组织开展“向陈人海同志学习”活动中,聆听了陈人海所作的《信仰的力量》事迹报告,翻阅了其所著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对陈人海同志“峡江红烛”美誉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有了更深的体会。

筑牢信仰之基。陈人海从1958年起,就一心向党,直到1979年12月6日,被党组织正式吸收入党,21年矢志不渝,初心不改,至今保存着39份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底稿,足以见证。这一信仰不仅贯穿他的职业生涯,也伴随他的退休生活,从未发生动摇改变。陈人海退休后,遭遇病痛折磨,但他退休不退志,体弱心不弱,一边顽强与癌症、帕金森综合征病等病魔战斗,一边凭借坚定信念,花近20年时间,用颤抖的双手写下95万字的手稿,六改书名、十易其稿,最终定名《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陈人海为什么特别有力量?因为这里有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真理铸就的信仰的力量,成书过程本身就充分证明了这是一种特别的力量。陈人海何以能做到?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他眼中“信仰和梦想比生命更重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向陈人海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一样,把信仰看的比生命还重,时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反躬自省,清扫浮尘,为自己的信仰大厦筑就坚如磐石的思想底座,穷尽一生,念好“信党谢党、敬党爱党、忧党护党、忠党护党”十六字经。同时,立足党校讲台,用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去引导学员、感染学员,培养更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大限度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党校人的应有贡献。

夯实学术功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有几把刷子’”。党校,是传播党的理论的主渠道、主阵地。党校人的“几把刷子”,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扛起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旗帜,理直气壮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身体力行地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陈人海48岁时,从国民教育调入宜昌市委党校,讲授马列原理、党史党建。短短12年,取得了60多篇(本)的教研成果,仅省级以上发表、入选理论研讨会的科研论文和参编书籍就近30篇(本),先后兼任省市党史、党建两个学会的理事、副会长、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在省市学术界享有盛誉。成绩的背后,是信仰的伟力,是初心佛照,是使命担当。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向陈人海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一样,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如饥似渴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日常习惯,不断夯实自己的理论根基,奠定厚重的学术功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真正“有深度的杂家”。就是要爱岗敬业,孜孜以求,紧贴时代脉搏,紧扣宜都“十四五”目标,加强学术理论研究和教学专题开发,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百岁生日献礼。

毫不保留奉献。蜡烛的使命,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毫不保留。陈人海同志把无私奉献写在有生之年。他组建家庭党小组,用信仰铸就红色家风,祖孙三代,个个“一心向党”,形成“子子孙孙都听党的话,世世代代都做党的人”的陈氏家风。他为了写出一本突出信仰的基层党员干部党史党建教材,在儿子、女儿、女婿相继下岗,家庭面临困境的情况下,依然执着,陆续花去10多万元。他从2013年开始,列出捐赠计划,每年拿出一个月养老金,通过宜昌市慈善总会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直到去世为止。2020年,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他通过宜昌市慈善总会捐赠抗击疫情、脱贫攻坚款9100元,向市残联捐赠2000元。不仅生前如此慷慨,身后亦然。他坚守“生不争利,死不占地”,在2018年80岁生日当天,向市红十字会办理登记手续,提出去世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医疗事业,将余热用完散尽,让“无用”之躯发挥出最后的光和热,兑现“把一切献给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政治承诺。向陈人海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忠诚写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刻,从自身做起,从家庭最亲最近的人影响起,把自己一切都交给党、奉献给社会,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直到倾尽身心所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中共宜都市委党校 侯春煜)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