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刊发宜都市委书记谭建国的署名文章
以法治宜都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宜都市委书记 谭建国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近年来,宜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先后获得全国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宜都市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宜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一步筑牢法治基石,为宜都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巩固依法行政之基,提升决策水平,健全完善制度体系。宜都市紧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法、考法制度化、经常化,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落实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要求,优化制度供给,出台《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标准》《重大行政决策实施情况后评估制度》《宜都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10项制度,加强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审核,全力打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稳定可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筑牢文明执法之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法效率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化,打造无证明城市,除“六个直接涉及”外,全市一律采取“法定证照、部门核查、数据共享、告知承诺”的方式办理证明事项。抓实“一网通办、一窗通办、跨省通办、一事联办”,办件时间总体压缩80%以上,百分百 “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实现“一事联办”,一百余事项能够跨省通办,跨省区域覆盖14省170多个地区。创新设立周日“不打烊”、“办不成事”窗口、水电气联动报装等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不予处罚、从轻或减轻处罚、免于强制”四张清单工作,探索实施涉企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让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包容审慎的良好法治环境。
夯实全民守法之基,提升治理能力,壮大法治建设底盘。宜都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出联合专业人民调解“1+7模式”,全市基层调解组织、法治村主任、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8%以上。持续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建设 “市区中心法治文化示范圈” “沿江集镇法治文化示范带” “丘陵山地法治文化旅游路”,涌现出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2个宜昌市民主法治示范村,“七五”普法期间受到全国、全省表彰、通报表扬、命名数量居宜昌首位,“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渐入人心。有序推进“双基强化、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总结出了“五个三”群众工作法、磁铁支部、村规民约、家庭文明诚信档案、五美四福等一大批典型经验,多项经验被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报道,基层自治活力得到释放,法治思维渐入人心,道德风尚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