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邻苏老人故居往东
有一条南北向的小巷
巷子里的老人
流传下来一句顺口溜:
桥对桥
庙对庙
狮子对着狮子笑
简单的十三个字
描绘了当年桥河小巷的景象
有河、有桥,有庙,桥河之名也由此而来
桥河巷位于陆城胜利社区清江边,东与半边街毗邻,西接邻苏巷。南北方向,全长约150米,巷宽2.2米-6米宽窄不等,青石板路一直延伸到江边码头,桥河巷形成在唐宋时期,青石板路的形成在明朝。
过去桥和庙的位置已经变为广场
从老人们口中得知,桥河巷过去一直是宜都市最热闹的巷子之一,南来北往的人都要在桥河码头起坡上岸,清江及渔洋河两岸的人们带来茶叶、山货,又从宜都采购日用百货,返回山里,宜红茶早期也是由此地起坡,然后转运开往汉口的大轮船。
根据英籍署理税务司李约德《宜昌十年报告》(1882-1891)记载,“宜昌土特产出口很少。施南府种植一定量的茶叶,茶叶从那里运到宜都,由木船转运到汉口。”据记载,最多的时候,从宜都转运的红茶每年在数万担以上。
狭小的街巷中,茶贩、挑夫、旅客,熙熙攘攘,当年码头的繁华如在眼前。
桥河巷9号、11号在清末和民国是宜红茶的重要商号,解放后又曾作为宜都红茶厂仓库,300平米的抬梁式板壁房屋,现在临街门市依然是当年的原貌,只是不见了评茶的师傅和账房先生。
33号是陆城茶商茶叶仓库,当年成箱的宜红茶堆满整间仓库,如今也只有门头的仙鹤与祥鹿在见证着繁华来去。
桥河37号建于清道光初年,是清至民国商号“大信花行”所在地,规模最大的时候,一直与邻苏巷相连,“一户跨两街,一屋通两铺”。
如今被水泥覆盖的石板路,又顽强地露出了青色,正如被历史尘封的宜红文化,不管经历多少岁月,如今又开始展现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