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厚德励志育英才 尚技笃行勇担当

2022-06-14 16:03   三峡日报  

——《中国教育报》点赞宜都职业教育

6月2日,《中国教育报》刊发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探索文章,高度称赞宜都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地方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办学特色。

长期以来,宜都市坚持工业强市新发展理念,精细化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食品加工等六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步入快车道。

学校坚持立足宜都,放眼湖北,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专业建设方面与区域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紧密对接。

在认真研究实际市情基础上,校领导领衔数个调研组,分赴国内职业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深入市内规模企业寻策问计,邀请企业家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随着湖北宜都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于2020年及时恢复已停办10多年的化工专业。“本次重启,不是简单地开设传统化工专业”,学校招生就业处主任陈从荣表示,根据市场需求,本次化工类专业开设侧重于仪器仪表操作、设施设备维修维护方向,企业需要什么人,我们就培养什么人。学生在实习阶段,即受到当地企业好评。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成功开办且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学校副校长龚汉哲认为,“精准锚定产业发展,精准了解企业需求,精准定位专业方向是关键。”

跟随宜都市建设全国首个全民健康管理试点城市的步伐,学校深入领会医养融合新模式产业发展新趋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组织专业教师赴龙头企业调研,及时调整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方案中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融入相应课程安排,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促进传统优势专业转型升级。

抓住政策东风和时代机遇,拓展校企合作广度深度。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恳谈会,邀约本地代表企业,围绕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和市情,就校企深度合作和人才高质量培养进行深入研讨。目前,学校与35家本土规模企业签订协议,每个专业与3—5家企业紧密合作,共商强专业、育能人之计。

定期走进宜都东阳光、兴发集团、维纳斯酒店、华阳化工、永鑫精工、苏强格液压等本土企业。每学期组织专业教师以普通工人身份到车间岗位进行一周的实践锻炼。学校聘请宜都市仝鑫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华等50余名楚天技能名师、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行业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探索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等协同育人途径。与鑫豪汽修、永鑫精工等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全部新生入学每人至少同三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意向。

学校与本土企业蛮聚宜电子科技商务有限公司联合开发“聚宜好物”微信小程序,以图片、文字及视频方式推介宜都本地农副特产,目前直播带货完成销售近2万件,销售总额百余万元。

“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既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又增强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学校副校长黄卫平说。

在学校向本地输送的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电货郎”李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三宁化工设备“守护神”陈拥军,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宜昌华新水泥高级技师向琼、宜昌永鑫精工董事长汪万勇、宜昌傅阿姨土特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丽华、“全国文明村”党支部书记马传勇等一批高技能人才和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

学校先后被认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获得国家教育部门首批中职德育实验基地学校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等荣誉称号。

“我们的愿景,是要不断彰显职业类型教育特点和职能,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全民社区教育的先锋、助力乡村振兴的支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学校校长李如松说。

未来,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紧紧围绕宜昌市“强产兴城,能级跨越”、宜都市“挺进全国千亿五十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聚焦“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增强办学适应性,办公平有质量、类型教育突出的职业教育,为宜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峡日报通讯员 杨书宇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