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创出生态颜值 转出生态效益

2023-06-16 10:07   三峡日报  

——我市矿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山花烂漫矿区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下:深山矿区成景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供图。

2010年,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工作的指导意见》。随后,我市积极响应国家绿色矿山建设号召,迅速启动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组织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政策法规培训,率先开启绿色矿山建设,有序推进夷陵区、兴山县、远安县等创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夷陵区、兴山县成功入选全国50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全市25家大中型矿山进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矿产资源开发有机融合,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全面整治矿山生态环境,有力推动了全市矿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助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

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大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建议作为市人大1号议案予以推进。为做好议案办理工作,全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县市区政府以及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确定了绿色矿山建设“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改观、三年出成效”,到2023年,全市正常生产的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的建设目标。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市人大主要领导两次实地督导绿色矿山建设,为绿色矿山建设把脉定向。市政府组织县市区政府以及市直部门多次召开现场会议,调研指导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统筹全市绿色矿山建设。

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绿色矿山创建达标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组织专班深入矿山现场,掌握每个矿山的具体情况,针对重难点问题,分类施策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露天矿山因环境影响较大,就将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放在矿区地面硬化、环境美化、生态绿化等方面,引导企业加大建设投入,切实让矿山绿起来、美起来。地下开采矿山,就将建设重点放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地下水治理方面,及时补足不同开采方式存在的短板,打破“木桶效应”,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效处理地下水,实现达标排放,确保不影响水环境水生态。

对存在一票否决问题矿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全流程做好服务工作。组织专家上门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及时整治。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难度大,就明确其生态修复责任主体、任务、措施和时限,尤其对自然恢复类矿山,严格执行《湖北省历史遗留废弃露天矿山自然恢复技术规范(试行)》要求。

远安燎原矿业有限公司苏家坡磷矿倡导矿井水处理技术,入选全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六批)》,并在全国推广。新建矿山全力推进标准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其中宜安麻坪矿推行“采选充”一体化开采技术,计划建成国内一流绿色矿山,高烽、鱼林溪磷矿按照“标准一步到位”的思路开展高水平规划建设。

多方联动,有效发挥绿色矿山创建合力

探索绿色矿山建设和生态修复新模式,组织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带领矿山企业,赴葛洲坝兴山水泥有限公司塘垭水泥用灰岩矿、三宁矿业挑水河磷矿、兴发树崆坪磷矿考察学习,学习露天矿山“边开采、边治理、边修复”先进经验,学习智慧矿山建设优秀成果,通过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深入交流,扩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思路,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激发绿色矿山建设新动能。

积极打造矿山生态修复典型。夷陵区樟村坪镇羊角山村废弃露天矿场变身“云上西寨”康养民宿;宜都市松宜矿区陈家河煤矿建成湖北唯一采煤研学基地;宜都市鹰子石建筑石料矿产业转型打造农文旅一体的综合乡村生态休闲度假园;宜昌市南津关采石厂因地制宜保留山水林草自然风光,为做好矿山生态修复探索了新路径……

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建立绿色矿山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走深走实。针对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难问题,领导小组协调应急管理部门,安排专班实地调研,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办理,确保验收前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手续。针对部分矿山林地手续不全问题,林业部门优先安排林地指标,分配给矿山企业,满足矿山用林需求。建立问题交办机制,对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问题性质,分类交办到相关管理部门,由部门指导督促矿山企业进行整改。

严格对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认真组织开展绿色矿山建设验收,确保绿色矿山建设质效。五部门联合现场验收绿色矿山建设质量,指出矿山存在的问题,未达到绿色矿山验收要求的,督促矿山企业进行整改,整改到位后提请二次验收。当阳市荣腾建材有限公司南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宜昌九林陶瓷有限公司两河砖瓦用页岩矿等2家矿山首次验收未通过,矿山整改后提请市级开展二次验收后通过,确保绿色矿山建设成效。

智慧管控,建设更规范生态效益已显现

经市、县两级共同努力,2021年、2022年分别建成8家、24家绿色矿山任务已经完成,矿山开采秩序、矿区生产生活环境以及矿山生态情况得到明显提升。

位于夷陵区龙泉镇的宜昌建投经发矿业有限公司,所属的竹林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是一家新设立矿山。基建期间,对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建设,系统采用DCS集控系统,推进智能化生产加工。项目车间、廊道全封闭管理,加工系统从给料到成品装车实现物料“不落地”运行,进厂道路全部硬化,厂区环境干净整洁。开采区穿孔作业采用布袋除尘,表土剥离工作规范,矿区可绿化植被全覆盖,规范建立有储量消耗台账和“三率”指标台账,成为我市露天开采矿山的标杆之一。

三宁矿业挑水河磷矿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构建绿色智慧矿山建设保障体系。公司综合考虑生产经营、安全管理、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汇集采、选、充等生产过程中的多源信息,运用自主研发的数字矿山信息技术,融合构建了基础信息数字平台、采掘设备智能平台、生产信息管控平台和通讯网络传输系统建设,实现生产控制、信息传输、安环监测与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等,由地面调度中心统一远程管控,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优化了企业整体生产经营组织与协调。

远安县苏家坡磷矿注重统筹矿业、农村、民生等相互关系,始终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的理念,加大公益投入力度,出资约900万元改造、硬化道路,治理矿区水患,村民饮水、出行难题得到彻底解决,每年捐赠60万元支持西河、晒旗、窑河、定林等村壮大集体经济,获得村民好评。矿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反哺了地方经济。

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梅云雄 通讯员 李志生 黄月娥

链接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结合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境内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0类66种90亚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173个的38.15%,占湖北省发现150种的44%,磷、锰、晶质石墨等矿产是宜昌优势矿产。全市固体矿产总产量达3938万吨,矿业总产值1280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源保障。

案例

远安县:

新建矿山废渣充填率达80%

2018年至2022年,远安累计投入生态恢复治理资金2400多万元,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复垦复绿1452亩。成功完成“一柱香”“狮子岩”“庙沟”等多处危岩体爆破清除工作,积极推行“人防+技防”,矿区范围内县级以上地质灾害点自动化监测率达到71.4%,矿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进一步提升。

督促磷矿企业持续投入环保设施建设资金5400多万元,安装废水在线监测设备18套、污水处理设施21套,完成8家磷矿井下水仓和沉淀池改造升级。严格对矿区固体废弃物监管。控制废渣出井,要求新建矿山废渣充填率达到80%,减少地表排放和对环境影响,提高安全生产保障度。限制废渣堆放,对于基建矿山无法充填到井下的废渣和矿石堆场,新建挡土墙、遮挡围栏,实现封闭管理,确保安全环保。

兴发集团:

矿山绿化覆盖率达可绿化区域95%

兴发集团在矿山开发中坚持做到“边开采边治理”,努力打造绿色矿山新标杆。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对树空坪矿区、瓦屋矿区、南阳硅石矿等进行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投资近亿元对楚烽磷矿、瓦屋矿区进行采空区充填,在树空坪选矿厂建设30万方/年尾矿充填站,生产期产生的废石不出井,全部回填采空区,既保证采空区安全,又大幅减少废石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采用无废或少废工艺,将矿山井下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并达标排放。投资4000万元对矿山进行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使原来的废石场变成了山林和花园,逐步恢复本来自然生态面貌,目前已完成覆土绿化210600平方米,种植樟树、广玉兰、桂花树等乔木14850棵,爬山虎、杜鹃花等灌木24062株,矿山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的95%以上。

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

定期进行粉尘噪声废水监测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主要道路实现了硬化,按照环保规范要求配备了洒水车、清扫车、雾炮机等环保设施,每天对运输道路进行清扫、洒水。矿石破碎、筛分等环节安装了布袋除尘器,钻孔凿岩设备都采用了新型湿法凿岩,有效控制了矿区扬尘。积极开展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矿山边开采边复垦绿化,到2022年,绿化复垦面积累计超过470亩。

公司定期进行粉尘、噪声、废水监测,并在矿区永久道路每隔50米安装粉尘噪声监测设备,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采取各类除尘措施,粉尘排放限值已符合《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中矿山开采破碎颗粒污染物排放浓度小于10mg/m3的标准。矿区环境干净整洁、清晰美观。矿山建设有集雨池、沉淀池,收集雨水及污水,沉淀处理后用于矿山洒水降尘。生活污水经一体化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矿区内洒水、绿化灌溉。

(来源:三峡日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