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3年拆除1254座非法码头并全部复绿,长江岸线又见芦苇荡

2018-11-06 14:54   澎湃新闻  

一场整治行动中,工人在拆卸“黑码头”上的趸船 程敏 图

浅水之中潮湿地,婀娜芦苇一丛丛。芦苇,是长江两岸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在家门口的芦苇荡嬉戏放空,是许多生长在长江边上的人们童年的记忆、心底的乡愁。

然而,前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江大开发,一片片珍贵的长江岸线被一座座非法码头、一家家污染工厂、一个个“面子工程”侵占,深受群众喜爱的芦苇荡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人们叹息连连、徒呼奈何。

“黑码头”就像“牛皮癣”

上起云南水富,下至长江入海口,长江干线通航里程达2838公里。曾几何时,长江开放开发热潮兴起,宝贵的岸线资源成为竞相抢夺的“唐僧肉”,母亲河千疮百孔、乱象丛生。

2014年上半年,记者在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沿江省市调研发现,一段时期以来,长江沿线一些港口企业和项目业主跑马“圈地”“圈水”建码头,岸线被乱占乱用、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环境污染、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

那次调研,记者在湖南岳阳江段乘船从江面看去,右岸城陵矶自湖口以下连绵数十公里,大小港口码头一个挨一个,有吊臂高耸的集装箱码头、件杂货码头、农产品码头,也有仅一两个泊位的小散货码头、危险品码头,还有不少是几乎没有专业港口设备的自然坡岸码头。小码头中较多的是砂石码头,一处处黄砂堆积,如光秃秃的山丘耸立。在重庆三峡库区、湖北黄石、安徽安庆等江段,所见情形也基本相似。

在长江中下游,“黑码头”也随处可见。站在江西九江江堤望去,对面的湖北黄冈一侧,密布着十来个大大小小的砂堆。车行在黄石长江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上,两侧的江岸堆积着大量的砂石,岸边还停靠着几艘大大小小的采砂船,砂堆一个连着一个,绵延足有两三公里。装卸高峰时段,机器轰鸣、乌烟瘴气。

那次调研,一位国有港口企业的负责人提供的情况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负责人满脸愁容地说,他所在的城市共有4座正规港口,而“黑码头”多达50个左右。“黑码头像‘牛皮癣’一样侵蚀长江岸线资源,现在长江再想找个地方修建正规码头,真的非常困难。”

长江“黑码头”主要停靠砂石船舶,不经任何审批,大肆非法经营,一些地方曾屡次整治,却无一例外死灰复燃。这背后还是利益在作怪,一个吞吐量几十万吨的“黑码头”,一年的收益可达数百万元,很多背景深厚的人士参与其间,一些基层单位出于发展经济考虑也乐见其成。

那两年,长江两岸特别是下游江段几乎被大大小小的码头占满,记者沿江而行,除了少数乡村江段,大部分城市江段已看不见芦苇的身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随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长江岸线资源低效无序利用、非法码头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非法采砂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15年10月,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开展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专项整治。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提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论断。此后,总书记多次关心长江非法码头治理情况,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迅速行动,多方联手进行集中专项整治,并开展了多轮“回头看”,在持续强力整治的基础上,逐步启动岸线复绿、建立长效机制等治本之策。

2016年至今,记者多次对长江非法码头治理情况进行调研,看到各地一座座非法码头被关停取缔,一个个砂堆被清运一空,一片片满目疮痍的长江岸线有望重现生机。

但长江岸线资源无序利用问题由来已久,背后有复杂的成因和利益链条,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长江两岸的非法码头性质、类别、形成原因千差万别,有的是在2004年港口法颁布实施前就存在的,时间久远且岸线资源权属不明确;有的是在地方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招商引资管理粗放、低效率利用岸线资源造成的;也有大量不按规划、未经审批非法抢建的码头。各地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要求,开展了第一轮长江非法码头摸底排查和集中治理。

然而,当时部分地方干部和码头业主对长江大保护存有疑虑,认为又是“一阵风”,县与县、市与市、省与省之间标准、力度很不统一,加上码头涉及的利益巨大而又复杂,非法码头治理阻力较大。非法码头业主集体上访、上诉、围堵国家工作人员等现象时有发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江边的人喜爱芦苇,不仅在于它的婀娜身姿,更在于它柔软坚韧的内在美。

长江非法码头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常抓不懈、措施得力。很多基层海事干部反映,党中央推进长江大保护的坚定态度给了他们一抓到底的勇气和信念。这两三年他们的神经都是绷紧的,几乎天天泡在江里,一发现有非法码头的风吹草动,立刻就毫不留情地打掉。

不少基层干部说,非法码头大多是当地个别红人、狠人建的,只是少数人得利,大多数老百姓却要忍受环境变差之苦,治理非法码头群众拍手叫好。

截至今年5月底,长江干线1361座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改,其中拆除1254座并全部复绿,规范提升107座。其中,湖北自7月以来,对非法码头治理再次开展“回头看”,巩固近3年治理成果。湖北共取缔各类码头1100多个,腾退岸线143公里,生态复绿面积超过566万平方米。

春风又绿江南岸

如今,乘船在长江上探访,让人不由得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短短3年时间,两岸的风光已千差万别,很多披上“绿装”的岸线完全看不出码头存在过的痕迹,江风吹过,颇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意境。

洞庭湖曾是非法采砂重灾区,位于洞庭湖口的长江湘鄂边界水域上千艘非法采、运砂船往来穿梭,两岸非法码头密布、砂堆连绵的“盛况”持续多年,形成长江上最大的水上砂石交易市场。今年夏季,记者乘船到这一水域回访,船行10多公里,眼前的景象令人惊叹:采砂船没了踪影,两岸已被青草树木覆盖,完全看不出砂堆和码头存在过的痕迹……

这样的变化,在四川、重庆、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沿江省市随处可见。脏乱差的非法码头被清除,腾退出的珍贵岸线不少变身江滩公园,有的则被改造升级为规范的码头。

走进湖北宜昌枝江市滕家河散货码头,很难想象这就是长江边的一个砂码头:长达200多米的防风抑尘墙将码头和对面的民房完全隔开,门口喷淋设备让运砂车“出门不带泥”,砂堆、传输带等都被封闭起来,整个码头区几乎看不见裸露的砂石……

经营这一码头的宜昌众港物流有限公司,由枝江市分散经营的三家码头企业资产重组、整体搬迁而成,只占了228米岸线,腾退的主城区970多米岸线将变成滨江公园。公司董事长鲁自昌说:“原来码头在市中心,污染比较严重,老百姓经常投诉,搬过来后还没有接到一起投诉,大大降低了环保风险。”

宜昌枝城港党委书记马爱东对长江非法码头治理有着别样的体会。他认为,如果没有非法码头治理,正规的港口企业就会被“劣币”驱逐,就不会有航运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力治理非法码头也给共抓长江大保护鼓舞了士气、凝聚了信心。“这些年国家动真格保护长江,我感觉保护区的春天来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张振华说,大家的保护意识明显提升,保护区范围内39个非法码头都关了,畜禽养殖、工程建设等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非法码头长效治理机制适时出台。近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巩固长江经济带非法码头整治成果 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巩固长江干线非法码头、非法采砂整治成果,在码头监管中要引入卫星遥感遥测、大数据、云平台、无人机等技术,创新监管手段;对已拆除的非法码头和保留的各类码头,通过公开目录清单加强社会监督;加强督促检查,严肃追责问责。坚决防止反弹和死灰复燃。

鲁自昌表示,国家持续整治非法码头给自己吃了一颗定心丸,环保要常抓不懈。“只要不是一阵风,大家都规范经营,企业就会有效益,就能看到希望。”

近期,记者又在长江沿线回访,看到的、听到的情况令人欣喜:原来随处可见的一个连一个的砂堆不见了,过去一片片满目疮痍的岸线披上了“绿装”,一个个规范的砂石集并中心拔地而起……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江滩附近小区的居民说:“过去在江景房里住了10多年,却从来看不见江,只看见漫天的砂堆;现在江滩绿树成荫,江边的芦苇荡又回来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