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田+离田+收储运用,宜都弹响“秸”尽所能“变奏曲”

2024-10-09 17:02   市农业农村局  

宜都融媒讯 近年来,宜都市将秸秆综合利用列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如今以15万吨秸秆为纽带的新兴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推动了秸秆还田+离田+收储运用与“五化”利用的有效衔接,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常年达到95%以上,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宜都全市耕地面积21.34万亩,秸秆产生总量15.1万吨,目前综合利用量约为14.4万吨。主要通过以下5种方式综合利用:一是肥料化利用,主要表现为秸秆直接还田,利用量约10万吨,占总利用量69.4%;二是饲料化利用,利用量约3.6万吨,占总利用量25%;三是燃料化利用,利用量约0.73万吨,占总利用量5.16%;四是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利用量约0.07万吨,主要表现为作食用菌基质,占总利用量0.44%。

还田培肥地力,促农业增产增效

秸秆还田在杜绝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改良土壤的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全市油菜、玉米秸秆通过覆盖、翻压、机收粉碎等方式就地还田,按每亩耕地有效还田农作物秸秆300-500千克计,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可增产粮食10%-20%,按宜都每年还田面积30万亩测算,效果非常显著。

水稻秸秆粉碎还田

培育培强主体,打通秸秆离田利用瓶颈

为提高秸秆离田利用率,宜都市打通秸秆回收利用的难点堵点,将“还田”单一利用变为“还田+离田+加工”多元利用。近年来,宜都通过培育秸秆收储运用主体,成功打通秸秆离田利用瓶颈,成效显著。

主体回收利用玉米秸秆作饲料

一方面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奖补政策。下发宜都市《2024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明确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机构以及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的职责。同时,市政府制定扶持激励政策,政策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收储利用达到200吨以上的主体按50元/吨进行补贴,对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区内的粉碎还田的主体按20/亩元补贴;二是对当年采购补短补弱机械设备的,在兑现上级农机补贴政策基础上再叠加补贴到总价的50%。

驿马冲村迎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立春分享秸秆收储运工作经验时说,今年的秸秆收储工作从7月中旬开始,合作社4台秸秆粉碎机、1台秸秆打捆机“全员出动”,按0.12元/斤收储秸秆进行粉碎、打包、黄贮……预计今年合作社共可收储1300多吨秸秆,除自有100多头肉牛消耗近千吨外,剩余秸秆可作饲料按450元/吨价格销售给周边养殖大户。

今年,迎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等15家秸秆收储运用主体共享受市财政兑现的2023年度秸秆收储利用补贴资金107万元,相关主体享受购置农机设备补贴27万元。

机械作业打捆回收水稻秸秆

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用体系,推进“五化”综合利用。按照“就近就地、划片收储、集中转运、规模利用”原则,通过“农户+主体+收储点+利用企业”“村工作专班(一台车+3个人)+到田收集+收储点+利用企业”等模式,建立健全“组有堆放点,村有收贮站,镇有收储中心,市有利用企业”四级收储运用体系。推广运用枝城镇、五眼泉镇“积分管理”制度,联动环保超市兑换农资、日用品,充分调动农户积极性。

探索利用新方式,打造“多元化”利用格局

宜都市农作物秸秆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为丰富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下来将着重推进秸秆燃料化利用,以进一步构建合理高效的利用格局。目前,宜都市现有宜都佳诚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宜都绿能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宜都南桦新能源有限公司等生物质燃料利用加工企业。计划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一批“燃料化”利用加工企业,拟于今年年底投产使用的宜都聚源热能有限公司,年消化秸秆量超40万吨,能够完全消纳该市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助推全市秸秆“燃料化”利用步上新台阶。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