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周友洪 范思怡)得益于今年第二批共同缔造试点的深入实践,荒废树林变身蔬菜基地,老旧堰塘焕发新生——这一切发生在了聂家河镇凤凰池村五组,这一转变生动诠释了“共同缔造”理念在新时代农村工作中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
凤凰池村坐落于聂家河镇南部,地势崎岖,人口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匮乏,加之老龄化严重与土地资源限制,长期以来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干旱时饮水困难,雨季则排水不畅,这些问题如磐石般阻碍着村庄的进步。
面对挑战,共同缔造理念如同一股清泉,为凤凰池村带来了转机。通过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采取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五共”模式,有效调动了村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理念的实践,不仅深化了群众路线,更解决了社会治理难题,激活了群众的内生动力。
深刻领悟共同缔造理念,广泛凝聚群众思想共识
“我家的入户道路经常遭水冲,村里是不是也该安排硬化一下了?”“为避免干旱缺水,村里是不是应该多修几个储水池?”“我那块田里的沟不行,一遇到大雨就流不出水,村里是不是应该搞个项目给我把沟修一下?”……群众的呼声在曾经的户长会上此起彼伏。
在共同缔造的推动下,凤凰池村广泛凝聚群众共识。针对村民在户长会上提出的道路硬化、储水池建设、排水沟疏通等需求,村“两委”引导村民树立“幸福生活靠奋斗”的正确观念,鼓励大家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之中,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随着思想认识的提升,村民们积极响应“协力疏通山洪沟、共建家园有奔头”的共同缔造活动,林间山洪沟、田间排水沟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时,蔬菜产业在村民的广泛参与下实现了规模化发展,农户自主发展的意愿显著增强,曾经被视为村委会义务的硬化道路、修建蓄水池等问题,如今已成为村民自发行动的成果,在苗木开采修整机耕道时,4户村民主动让地共300平米。
准确运用共同缔造方法,有效制定引导性措施
在积极引导群众提升个人事务处理积极性与集体公益事业参与主动性的同时,凤凰池村致力于强化村级惠民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力度,并在这一持续引导的过程中,深度融合共同缔造的理念,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乡村治理的新路径与有效措施。
近几年来,凤凰池村实施了入户道路自建奖补政策,对农户自行硬化入户道路每米给予60元的奖励补助,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参与热情,使得90%以上的农户主动完成了入户道路的硬化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出行不便的难题。针对极端干旱条件下农户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制定出台了农户自建10立方米以上蓄水池即可获得1500元奖补的扶持政策,使得全村90%以上水资源匮乏的农户都成功建成了至少一个蓄水池,进一步激发了村民自主发展的意识,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缺水难题。
特别是2023年底至2024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天气,导致外出务工返乡过春节人员回家受阻,村民更是团结一心,200户村民自发铲雪,确保了道路畅通,让归家群众共同感受到“冰雪也阻挡不了回家的路”。
精心组织共同缔造活动,升华群众工作实际质效
精心组织是共同缔造理念落地生根的关键。作为第二批共同缔造试点村,凤凰池村在选择试点湾组、制定实施方案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问计于民,确保试点工作符合村情实际,能够真正发挥示范作用。产业发展被作为共同缔造的前提,通过做强产业,带动经济增收,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共同缔造的实惠与成效。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凤凰池村5组的老堰塘一直是村民们灌溉农田、维系日常用水的宝贵资源,承载着数代人的美好回忆与乡愁情怀。然而,因年久失修,堰塘逐渐杂草丛生,蓄水能力大幅减弱,困扰了村民的日常生活。10月18日,由共治理事会发动群众10人对堰塘进行清障,昔日被茂密树林与杂草遮蔽的堰塘,逐渐展现出其开阔明亮的新面貌。
10月22日,共治理事会召开一场堰塘边的会议,对于堰塘整治所需材料的运输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取租用机械泵转运。确定最终方案之后,一直困扰大家的难题得到了解决,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调动。
目前,堰塘整治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共治理事会积极发动周边群众,已累计投工投劳超过30人次。每日共治理事会都会在微信群内对当天参与劳动的伙伴进行公布,同时号召更多的群众参与,真正实现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
未来,共同缔造的理念将继续引领凤凰池村走向更加繁荣、和谐、美好的明天。
(责编:向姝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