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精”打细算气象情 “宜”呼百应守万家

2024-11-01 10:37   宜都融媒  


宜都融媒讯(记者 郑振亚 何明君)近年来,市气象局深化精准预警响应机制建设试点工作,高质效推动气象全面融入地方大安全大应急体系,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绿水青山、助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气象力量。

“就环流形势上来看,今天宜都低层主要受偏北气流影响。”10月28日,记者在市气象局看到,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科技感的显示屏,上面实时滚动着各类气象和预警数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宜都预警信息发布枢纽——气象综合业务和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调度“两个平台”,可随时掌握天气形势,为精准调度赢得主动。

市气象局副局长方思达介绍:“这两个平台是宜都综合防灾减灾的‘智慧大脑’,能够精准监测天气态势,科学研判天气变化趋势,通过应急、水利等多个部门的近万台前端监测感知设备的整合和共享,实现了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转变,同时结合靶向发布、‘天气盒’、微信小程序的使用,进一步加强预警和应急联动。”

预警信息如何能够快速传递给公众?发布预警之后,部门能否快速响应部署?为此,我市在各乡镇街道及试点村值班室中安装了25个“天气盒”,可实时看到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等信息,全面消除了基层预警信息接收盲区。

“‘天气盒’是基层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智能终端,通过雷达回波演变趋势分析功能,可模拟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提前预判天气变化。一旦出现预警,‘天气盒子’就会发出警报的声音,及时提醒我们值班的人员。”红花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茂介绍道。

今年7月12日,我市红花套镇遭遇了强降雨天气,2小时雨量达149毫米。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市气象局迅速行动,连发6期暴雨橙色、红色预警,利用平台“一键式”叫应机制,靶向对山洪、地灾风险地区发布提示短信6万条,成功预警了潜在的风险。

红花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茂说:“在收到预警信息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组织转移了鄢家坨村邓家冲地灾点附近的群众,共计31人,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

鄢家沱村村民余宗国说:“还好气象局给我们发布预警,说可能有山洪灾害,镇政府马上组织我们转移到安全地带,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此外,为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水平,我市整合“多员合一”综合防灾减灾信息员队伍,统筹气象信息员、灾情信息报送人员、山洪灾害巡查员为一体,达到“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效果。

“我们不定时对地质灾害点及雨情情况进行巡查研判,利用小程序随手拍传的灾害信息,可以实时同步到市综合减灾辅助支撑平台,此外还可以利用视频方式,与指挥中心实时连线汇报情况,用起来即方便又准确。”鄢家沱村委会治保调解委员地质灾害点信息员杜选国说道。

目前,我市已构建了全市“综合防灾减灾一张图”,纳入全市28个气象观测站、39个水利雨量站、56个水库、76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3条山洪沟等信息,将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充分发挥气象预警先导作用,打通气象精准预警响应“最后一公里”。

市气象局副局长马协新表示:“接下来,市气象局将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做好动态信息更新和系统维护,强化实战运用,充分发挥精准预警试点成果,结合使用反馈情况,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流程和平台场景应用开发,加强经验总结,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