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南
岁月在流逝,但有些事却一直存于心里,无法忘怀。
新中国建立前夕,宜都陆城附近的一栋民房烧了。主人叫汪玉宸。他进屋后,被子、衣服都没抢出来,唯一抢出 来的只是一把京胡。
汪玉宸为什么对京胡情有独钟呢?因为他既喜爱拉京胡,也喜爱唱京剧。
1938 年,从事地下工作的刘真同志从武汉回到家乡宜都,从事抗日宣传工作。他联络了一批人,其中就包括汪玉宸。汪玉宸背着那把京胡,随宣传队一道出发,到白洋、安福寺、聂家河等地,宣传抗日,唱起了《黄河大合唱》《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歌曲。
1949年7月,宜都解放后,汪玉宸被分配到宜都县文化馆工作,专门从事业余文艺辅导。土地改革结束后,县里面开“扩干会”,他应邀参加了《闯王进京》的演出,并亲自扮演李闯王。
后来,他奉命从宜都调往远安,被安排在花鼓戏剧团工作,专门从事创作及排练。他创作的《打新床》在《宜昌报》上全文发表,并在省里获得二等奖。
他从宜都带到远安的那把京胡,因在花鼓剧团用不上,便长期放在远安洋坪他大儿子家里。有一天,我得知汪玉宸病了,便背上一把古胡匆匆赶到远安洋坪,在汪玉宸的床上,专门为他拉了一曲《夜深沉》。
汪玉宸病好后回老家宜都,路过宜昌在我家住了一晚,并给老职工万诗琪、何润九伴奏了一段《捉放曹》和《白毛女》插曲。第二天早晨,他乘船到宜都,在靠燕子岩的罗家茶馆为票友们献上的一曲梅派著名唱段《贵妃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