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红花套奋力争当宜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2018-12-12 16:44  

红花套镇清江绿色产业园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延伸柑橘循环产业,打造农业知名品牌

万亩金橘飘香,枝头硕果累累

精准脱贫建“竹居”,百姓笑迎新家园

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

引言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江南宜都,荆门山下,一个生态优美的现代新型乡镇正在强势崛起。她,就是红花套镇。

红花套镇在逐鹿“全国文明乡镇、全国食品安全放心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卫生乡镇”的征途中,已是头顶诸多桂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湖北省文明乡镇、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品牌建设示范乡镇、首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乡镇、“湖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成为全国37个特色镇中唯一的“康养小镇”……去年,全镇实现财政总收入2.3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1.9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57.8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新增限上商贸企业1家,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73家,新增工商企业72家。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7.9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505元。2017年该镇被命名为“湖北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斩获荆楚最美乡镇最佳产业奖。

进入新时代,该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保护修复长江生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为重点,统筹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三篇文章”,着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三大变革”,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人民群众共享绿色发展的福利。

红花套镇积极对标外地先进乡镇,坚定不移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产业强镇、物流重镇、康养名镇、文化古镇”,加快建设“产业强、生态优、生活美”的现代新型乡镇,力争在新一轮改革开放、长江经济带发展、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走在宜都前列。

坚持产业转型 重塑经济新版图

近年来,全镇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大力实施“支柱产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精品名牌创建工程”,推动机械制造、光伏电子、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园区工业企业达到18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家,预计2018年规模企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清江绿色产业园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第三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

春日清江岸,千柑二顷园。这是诗圣杜甫途经红花套,目睹漫山遍野柑橘即兴诗作。宜都,柑橘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被命名为“中国柑橘之乡”,宜都蜜柑成为国家农业地理标志。红花套是宜都蜜柑的主产区,其产量、质量均领跑全市。

初冬时节,漫步红花套,满坡金橘,家家户户,均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与繁忙之中。“土老憨”公司红花套柑橘文化园,汇聚中外100多种名贵柑橘珍品。湖北省外国专家局在此建立柑橘引智基地,与美国、巴西、日本、西班牙等国产品进行深入交流,以开放的胸怀引领世界柑橘产业发展潮流。

抓住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的机遇,打造国家柑橘公园出口生态节点。以柑橘、鲟鱼、食用菌产业为主导,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丰岛、土老憨等农业龙头企业,做实“订单农业”,实现农企双赢。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培育蓝莓、火龙果、葡萄、桑葚等特色小水果,辐射带动全镇特色水果产业发展。今年,实施柑橘品改1200余亩,老果园改造500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4万亩,实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8000亩,推行橘园土壤酸化治理示范1300亩。建设柑橘精品果园500亩,标准化果园达到2000亩。

目前,全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红花套镇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拥有三个“农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的乡镇。

坚持创新发展 汇聚跨越新动能

该镇按照“一区五园”的总体布局,以清江绿色产业园区为平台,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引导企业向五大园区分类聚集。以力帝为中心建设机械工业园,以荆门山文化公园、湛红电子产业园为中心建设红花生态产业园,以楚韵建材公司为中心建设新型节能建材园,以集镇、综合码头为中心建设商贸物流园,以土老憨、丰岛为中心建设食品加工园,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园区竞争力。

同时,该镇抢抓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建设机遇,以窑坡垴、南桥村为重点,着力打造“田园观光综合体示范点”。高起点规划布局鄢家沱、南桥村生态康养项目,着力打造“清江康养示范点”。加快大溪鲟鱼博览园和扶贫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是红花套镇的一个新亮点。在项目建设中,推行保姆式、主动式、融入式“三式”服务法,用一流服务、一流速度,推动一流的项目,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预计今年完成新签约项目9个、新开工项目10个、新投产项目8个。

荆门山生态公园,总投资11亿元。建设完工后,集山体雕塑观光区、商业文化区、运动休闲公园区、温泉酒店养生区、生态农业观光区“5大功能于一体”,将成为宜昌区域内的特色康养活动中心。

此外,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布局,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围绕柑橘种植、机械制造、鲟鱼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实行产业链、价值链招商,致力引进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同时,注重招财引智并举,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大力度引进一批高校科研机构、职业学校落户,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服务红花套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 打造宜居新面貌

近年来,该镇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围绕绿、净、改三篇大文章,着力建设美丽幸福家园。去年,大溪村被确定为“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南桥村被表彰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实施“红花绿计划”,做好“绿”字文章。各村围绕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自行购买花籽,重点对镇村接合部及路沟堰坎边荒芜地段、空闲地段实施绿化美化,并明确管护责任人。积极开展以码头文化为主题的绿化美化工作,大力实施长江、清江岸线及矿山生态复绿工程,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非法码头和矿山坚决予以关停,共拆除非法砂石码头8家,规范成一个集并中心,并对6家散货码头进行规范提升。积极参与“绿满宜都”行动,新增造林面积6000亩,新增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力争2018年创成省级森林城镇,新创省级绿色示范村4个。

实施“全域净计划”,做好“净”字文章。将农村小区卫生管理作为今年突破的重点,探索科学的管理机制,把农村小区建成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亮点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镇开展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对村级环卫工作实行严格考核,将村级环卫费纳入“以奖代补”。持续抓好工业废气废水、建筑扬尘、禁鞭限鞭、秸秆禁烧等专项治理。完成镇域范围内污水收集主管网及配套支管网建设,完成桔红路至红江路排水沟改造项目,确保集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

实施“厕所革命”,做好“改”字文章。各村组建工作专班,实行逐户、逐单位全面摸排,做到精准施策。按照“一户一策”“一厕一案”“一案一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实施、统一验收,整体推进,确保今年完成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4441个,新建公厕12座。

坚持民生为本 开创和谐新局面

坚持以产业扶贫重点,推动脱贫攻坚不断迈向新台阶。重点跟踪省交投大溪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促进贫困户创收增收。依托省农科院技术支持,积极探索大棚四季种植、四季创收的“新路子”。积极落实“消危减土”主体责任,彻底解决贫困户住房难题。以清江绿色产业园为平台,重点解决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和被征地失地农民就业难题。实行“扶智扶志”相结合,定期举办用工招聘会和电商等就业培训活动,提升困难群众就业技能。

今年以来,该镇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双月攻坚和脱贫自查活动,全镇9个专班共走访农户8037户,解决群众关切问题68件。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完成大溪村第八期农村公租房、南桥村道路硬化等3个专项扶贫项目建设,完成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工程。申报发放13名贫困生春、秋两季雨露计划扶贫专项资金34500元,落实29个扶贫户产业补助61200元,发放小额贷款累计377.4万元。全镇精准脱贫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此外,还充分发挥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救助制度的兜底功能,着力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落实各项救助政策,完成城乡低保复查,加强特困供养人员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保障贫困户、计生特殊家庭健康安全。

该镇创新实施社会治理,针对环境整治、人情风治理、秸秆禁烧等问题,修订可操作性强、群众认可度高的《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开展村民自治。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民间文艺理事会,协助管理村级事务。着力巩固渔洋溪村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成果,不断完善“两创”融合、“三化”并举、“四务”联动的网格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三治融合”,高标准建设鄢家沱3.5公里法治文化长廊和渔洋溪村法治文化广场,群众安全感、治安满意度大幅提升。今年,红花套镇被表彰为“全省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周家河村被表彰为“宜昌市第三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鄢家沱村被命名为“2018年全省第二批五星法治示范点”。

坚持党建引领 激发赶超新活力

近年来,该镇党委始终把抓党建与抓发展相互融合,与经济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助推镇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通过实施基层党建“整镇推进”和党建示范带“五个一”工程,全镇基层党建成效显著。党委书记带头联系“三类村”“贫困村”,深入开展“三联三帮”和机关干部“九联”活动,重点抓好“非公党建示范点”“党建示范带五个一”“党建促电商示范点”“村企共建示范点”等5个党建项目。党委其他班子成员主动联村、联单位、联企业、联贫困户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此外,将重点工作细化到周,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通报、一年一考核,基层党建质量得到整体提升。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镇党委精心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新形式开展“精准送学”。针对党员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探索出微型党课、网络党课、流动党课。让党课成为党员喜闻乐见的一种党内教育形式,促进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不移跟党走。同时,将党员政治活动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精准脱贫等紧密结合,把“主题党日”开到帮扶村、开到产业基地、开到项目工地,在干事创业中充分体现政治引领作用。

镇党委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不动摇,着力建班子、聚人才,农村发展全面提速增效。创新镇村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村级“双指数”管理、“双五星”创建、“五强书记”建设、“三类村”整治等固基工程,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超前谋划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提前走访老党员、退职村干部,及时挖掘发现新型农村人才,为村级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今年,有3名优秀青年党员被推为新一届村级组织的“领头雁”,4名优秀村后备干部被选拔为党总支委员。全面推进“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和“互联网+党建”,充分发挥组织功能,促进农村经济及主导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通过开展“党员服务承诺”“百名干部、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春行动”和机关干部“九联”等活动,帮助基层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达3000余件,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大为增强。

三峡日报通讯员 冯晓红 王磊  本版图片由红花套镇政府提供

乡镇名片

红花套位于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南端,距宜昌中心城区18公里、宜昌东站15公里,与三峡国际机场隔江相望,是通往渝东鄂西的咽喉要地,区位优越,交通发达。境内长江岸线长13公里,清江岸线长5公里,是宜昌重点规划的长江深水港口岸线。沪蓉西高速、翻坝高速、岳宜高速、318国道、宜华一级公路,在此融汇贯通。全镇版图面积149平方公里,辖9村、1社区,总人口2.77万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