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李慧)3月26日傍晚,宜都市二中教室内透出的灯光照亮了家属区正在进行的屋场会。面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问题,枝城镇解放路社区采用“借光议事”的模式,组织二中家属区居民围坐协商,在真诚沟通中化解分歧,用集思广益凝聚起共识。
自3月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启动以来,位于枝城镇大同路22号的宜都市二中家属区虽仅有54户居民,却面临诸多改造难题:室内漏水、停车位紧张、飞线杂乱、遮雨板严重风化……桩桩件件都事关居民利益。再加上部分居民对改造项目了解不够透彻,迟迟未在改造征求意见表上签字,而对改造项目满怀期待的居民则又忧心忡忡,生怕改造计划落空,所有“希望”都会化为泡影。
夜幕降临,居民们陆续聚集到小区楼间空地。枝城镇解放路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将“问题清单”在微信群实时推送。在手机灯光映照下,社区党总支书记李桂容手持标注重点的纸质清单,开始逐条讲解:“屋顶将采用新型防水材料修缮;室内会重新铺设PVC下水管道,并为每户预留标准化接口,住户可按需接入;楼梯间将重新粉刷、修缮,同时清理裸露闲置的飞线;此外,还会合理规划停车场,安装道闸、充电桩,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增设健身器材……”每讲解完一项改造方案,李桂容都会停顿确认:“大家听明白了吗?”
当讲到渗漏解决方案时,会场骤然升温。
“只改管道那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俩们不晓得我们屋里现在是什么情况,楼上的防水不重新做,肯定是不行的。”
“确实,不做防水,只换管子,到时候还是漏,我们再去找谁?”
“我做了防水,之前楼上漏水,对我屋里造成的损失怎么弄?”涉及室内漏水问题的居民激动地站起身,各抒己见。
“以前装修时,大家对防水都不够重视。要不事后大家都重新做一下防水,互相让让步,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社区工作人员试图稳定大家的情绪,但居民们仍各执己见。
眼看讨论陷入僵局,枝城镇官坪村村干部邹平以“双重身份”发声:“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虽然众口难调,但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努力为我们争取项目,改善居住环境。我在村委会工作,可能大家不清楚,老旧小区改造的费用大部分由国家承担。改造资金来之不易,如果这次小区意见不统一,改造计划搁浅,下次不知要等多少年。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机会。”这番肺腑之言让争执双方陷入沉思。
“我们肯定会把卫生间重新翻一遍,防水是重点。只要室外的管道铺好了,我就要着手改自己屋里,都是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水漏在别人家,我们也心烦。”居民王勇的诚恳表态打破了僵局。
“只要楼上居民兑现承诺,房子不再漏水,我肯定支持这项工作。我又怎么会不知道改造是件大好事呢!”方才还抱怨连连的居民,也拿起了改造意见表。
随着主要矛盾得到化解,越来越多热心居民站出来,表示改造期间一定全力配合,能出力时绝不推辞。
“古有匡衡凿壁借光看书,如今我们借光开屋场会。今天这束光不仅照亮了场地,更照亮了我们建设家园的幸福路。”李桂容在总结时感慨道。
屋场会结束,改造同意书签字率达94%。一片叫好声,随着阵阵凉风,飘散开来。
(责编:刘娟 李华 审核:党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