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潘家湾

2019-03-07 09:03  

云上宜都讯 (通讯员 叶绍继)说起我的家乡,人们一般会说,那是一个名气不小、出将军的地方,因而名叫将军山村,过去叫雷打坑,更早时候曾叫深山大队,但上了年纪的老辈人却会告诉我,真正生我养我的那地方,老名叫茶园垴。这名字我是知道的,据我所知,在偌大的潘家湾,因茶而得名的地方也就仅此一个吧。

茶园垴,顾名思义,应该是有茶叶的地方。小时候,在我家旁边的一块向阳、仅有几分地的农田里,就种有一行行尺把多高、中间还可套种农作物的成型茶树,在另一块不大、靠近树林的农田边,更有几窝半人高的老茶树。在我们队里,还有两块向阳的岗地上也有同样大小的茶树。我不知道老家那地方从何时起便被称为“茶园垴”,也不知道家乡是从何时开始种茶,只感到既然叫做“茶园垴”,还真有几块在当时看来像模像样的茶园,那几块茶园的茶树应该是有一些年纪了,也算是名至实归吧。但遗憾的是,印象中却不怎么记得家乡父老把这些茶树当多大回事,并未采摘茶叶进行加工,或是自饮或是外销,而是任由他们自生自长,只记得大人有几次弄回来一些小茶树枝及老茶叶,用斧头剁成寸把长的小段,放在蒸笼里蒸过,待茶叶被蒸熟变成黄色时,再放到阳光下晒干,然后储存起来。平时喝茶,就抓出一大把,放进茶罐里,冲进开水泡上一会儿,倒出来喝,也很止渴,这就是“粗茶”。而用嫩茶叶加工的“细茶”,那时候却从未喝过,似乎也根本就没这概念,队里也从不安排劳力做采茶这种农活。现在与人谈起那种“粗茶”,才知也是队里分的,那时候,凡属集体的东西,个人都是不能随便动的。

知道“细茶”,应该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时农田承包到户,我家旁边有茶树的那块农田,自然被我家承包下来自主经营。每到春天茶树萌发嫩叶的时候,父母就提上一个小竹篮,去采摘一些鲜嫩茶叶回来,然后在灶膛里生起火,待锅烧热后,把火调小,让锅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再把鲜嫩茶叶倒入锅中,用手来回翻炒,让茶叶均匀受热。待茶叶逐渐萎蔫,就把火调得更小,让锅内温度降低一些,趁热像揉面团似的,用双手按住锅内的茶叶使劲揉搓,使萎蔫的茶叶紧缩成条状,再继续用小火慢慢炕干。炕时要不时翻炒,否则就有可能炕糊。这就是纯手工加工的“细茶”。这种“细茶”难做,那时也没有人买,因而做的不多,供自己够喝就行。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约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茶叶身价倍增,变得值钱,越来越多的农户放弃农作物种植,把原来种粮食的熟田都种上了茶树,私营小茶厂也一家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办了起来。现在全乡茶叶面积达3万余亩,大小茶厂4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近十家,茶叶成为全乡主导产业,也成为群众稳定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全乡茶叶产量达4600吨,产值1.2亿元,其中绿茶4520吨,约占98%;红茶约占0.5%;黑茶、青茶等约占1.5 %。全乡建立了以吕家坳为中心,辐射栗树垴、沈家冲、潘家湾等村为重点的15000亩高效示范茶园生产区,规范管理,推广运用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配方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农民收入明显增加,茶农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

“天然富锌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饮博士”“潘家湾”分别获得省著名商标,2016年,“潘家湾宜红”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称号,这推动了全乡茶叶品牌的发展。随着段栗线、雷梁路两条6米宽黑化公路相继贯通,放眼一望,满山遍野的茶园,古色古香的民居,不断完善的茶旅景点,吸引了踏青赏景品茶的游客纷至沓来,乡村品茶观光旅游正发展得如火如荼。

成立于2002年的潘家湾富锌茶业公司,常年雇工15-20人,目前年生产各类干茶200万斤,年产值1200万元,其中在春茶开园后的四、五月份,收购鲜芽生产加工“潘家湾宜红”名优红茶达4-5万斤,销往全国各地,销售价在80-500元/斤。老龙坪从事茶叶生产加工达四十多年的熊世平,1997年开始自己办厂,注册了“饮康”商标,生产“梁山仙雾”“宜都明前茶”绿茶、红茶、黑茶,年产各类干茶30多万斤,收购鲜嫩茶叶加工高档茶逾万斤,其中红茶超千斤。

原以为这就是我所了解的潘家湾茶叶生产的概貌,不料近期在追索潘家湾茶叶的历史发展中,寻访到一位88岁高龄的耄耋老人,他就是栗树垴村的易红振老人。他告诉我,他所在的原山峰五队,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就有了茶叶种植,在一个名叫玉地包的地方,当时就种植茶叶54亩,从1954年开始,队里安排他和另两人跟随从宜都茶厂请来的师傅学做红茶,一年手工生产干红茶上千斤,全部销往宜都茶厂经再加工后外销,一直坚持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前。同一时期,禹家坪也有相当数量的茶叶生产。

潘家湾茶叶,因其土壤富锌而闻名,虽然产量以绿茶为多,但从历史发展来看,其红茶生产却与宜都红茶生产同步,远远早于绿茶生产。潘家湾红茶以品质高端占领市场,赢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欢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