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山寨风情浓

2019-05-10 09:45  

云上宜都讯(通讯员 叶绍继)从陆城出发,沿陆渔公路西行,在进潘家湾隧道之前,往右侧前方一望,只见前面的岔道上赫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石质牌坊,上书“潘家湾土家风情寨”几个大字。

穿过这座牌坊,你就进入到潘家湾小集镇。集镇历史不长,过去骡马大道穿行而过的古老石板街,在现在集镇以东,那里留下了岁月的沧桑,记录着历史的变迁。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由于行政区域变更,在这段新修公路的两边岗地,修建政府机关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才使这里升起一幢幢楼房,从而逐渐成为一个乡村小集镇。

小集镇不大,由东向西仅一千多米长,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显得十分精致。除有乡政府及派出所、财政所、农商行、卫生院、变电站、邮政所等社会服务机构外,还有民营中小型生活超市四家、大小餐馆七家、家具铺两家、专售服装或鞋类或电器的商铺十多家、专营摩托车店三家、茶场一家,更有一家全省唯一的乡级民俗博物馆。

为突出民族特色,所有临街建筑,都在门窗上饰以土家吊脚楼似的窗框装饰,让人感受到一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集镇的街道也不宽,仅为两车道,原为鸦来复线的一段,后来新修的陆渔公路从街后的隧道中穿行,街上的来往车辆就少了许多。可随着人们的钱袋鼓胀起来,私家小车迅速增加,一时横七竖八地挤满了道路,使本就不宽的街道显得十分拥挤。为规范人们停车,有关部门在街道一侧划出130多个停车位,加上乡政府、民俗博物馆、原供销社等处小广场,共可停车180辆左右,这才使小车停放做到了整齐有序。

满街停放的私家小车,又让山里土家人强烈地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

每天清晨,小镇在环卫工人的清扫中醒来。身着红马甲,头戴小红帽的清洁工,迎着曙色,用扫帚轻轻地把街道上的落叶及其他垃圾扫在一起,然后用小车运走。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把劳累了一天略显疲惫的小镇,打扮得容光焕发,他们是小镇的美容师。

不大一会儿,街道上开始有了行人,他们有的正准备去上班,有的则是去上学,当路过小餐馆时,都不忘买上几个肉包,或是一碗面条,抑或一碗炒米粉过早。

大家行色匆匆,显得时间都很金贵。

这时,生活超市的门也开了,于是有人走进去,选购一些自己需要的时令蔬菜,或是其他生活用品。店内服务员笑脸相迎,满腔热情地为顾客服务。

外地游客到了这里,有一地方是非去不可,否则就不叫到了潘家湾土家风情寨,那便是民俗博物馆。

这是湖北省首家乡镇民俗文化博物馆,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占地2400平方米,布展面积480平方米,馆内展览分土家民居、土家源流、岁时节令、人生礼俗、生产生活、成就与发展、游客互动、影视观摩等八大部分,以展示土家族先民生产、生活实物和民族文化为主线,突出体现土家民族的特色文化和生产生活习俗,共收集图片420张,各类实物398件,其中一级藏品2件、二级5件、三级21件,反映土家民俗文化的藏品有油篓、圈椅、纺车、风车、水车、擂子、斗、石磨、雕花木床、土家服饰等各类,还有部分陶器、铁器、篾器等物品。

当你一走进去,仿佛就置身于古朴的土家山寨,触摸到土家族的历史痕迹,走过四季节日,经历了一次从生到死的人生洗礼,体验了一番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生活,强烈感受着昔日农耕文化的氛围。

每到傍晚,华灯初上,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乡政府前的小广场上,一群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妇女,扭动腰肢,跳起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舞蹈。可别小瞧了这班过去都是握惯了锄头的“泥腿子”村妇,没有专业老师指导,她们就照着视频模仿学习,踢腿摆臂,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很快就学得有些专业范儿了。

她们不仅跳土家传统的摆手舞,也跳节奏明快的现代舞,一年四季,只要不是刮风下雨、下雪冻凌,基本上每天都不停歇。直到跳出一身大汗,她们才散伙各自回家休息。几年坚持下来,这些乡村妇女不仅自己活跃了身心,锻炼了身体,还多次参加市里组织的广场舞比赛,获得了不错的名次及奖励。

直到夜深人静,小镇才在一身疲惫中沉沉睡去。

小镇虽小,但却自有小的乐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呼吸着清新、没有污染的空气,吃的蔬菜都是刚从自家园田采摘回来、鲜嫩水灵灵的,步行一会儿就可去上班工作,不用去挤公交或地铁。

柴米油盐里冷暖自知,锅碗瓢盆间浓淡相宜,平静而知足的生活,满满的都是安逸。就像这个风情山寨一样,需要慢慢去体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