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三农”蝶变

2019-07-23 15:26  

云上宜都讯(通讯员 王本忠)宜都,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从7500多年前先民在此农耕渔猎,至名垂青史的夷陵之战,到席卷全国的清朝中叶宜都白莲教首义……让这片热土沉淀了深厚的底蕴。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宜都人,1957年出生于高坝洲镇皓光村。

1974年,我从宜都一中高中毕业后回村务农。先后任大队团支部书记、景桥公社代秘书。同年10月到大溪水库参加水利建设,在营部任宣传员,当过清河连连长,团部施工员、政工员。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被农业院校录取,80年毕业分配到宜都畜特局工作。也许是我对农业的情结,一干就是37年,2017年退休。

记得还是在读小学5年级时,我在中光厂里看电影,有这样一幅画面——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广场上礼炮齐鸣,万众欢腾。对此我记忆犹新,至今仍未忘却。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共产党用浴血奋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70年来,宜都人民砥砺前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春风化雨,改变了旧貌,正奔跑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

回望来路,不改初心。从改革发端,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鲜明地昭示了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

从农村到城市,从集体到个人,从个案到全局,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涌动着生产力的释放,释放着强国富民的愿景。

尽管我比共和国小8岁,但我见证了祖国的发展与变化,更看到了宜都“三农”的蝶变。

农民:从“穷”变“富”

岁月流金,时光更迭,宜都上演着沧桑巨变。如果把过去70年的农业发展风雨历程谱成一曲交响乐,宜都农民的生活,无疑是其中的最强音。

数一数钱包,农民收入逐年增长。有资料表明,2018年我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0多元,同比增长5.7%。比全省高18.9%。根据横向资料显示,在全省17个经济强县市中,宜都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可支配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比增长8.5%,增长贡献率达41.6%。同时,从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看,2017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988倍,而2018年为1.979倍,宜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逐渐缩小趋势。

比一比支出,生活越过越殷实。2018年,我市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478元,同比增长4.0%。比全省高14.6%。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农民对消费的要求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对“美、新、奇、乐”等精神层面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消费动力。农民生活不断改善,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宜都人幸福的滋味也愈加浓郁。

看一看社保,保障网越织越密。2004年,我市出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施办法》,2008年出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一体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2014年,宜都启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建立全民参保动态管理机制,打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转换通道,实现了城镇职工、城乡居民、被征地农民三类养老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全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农业:从“弱”变“强”

建国初期,祖国百废待兴。宜都那时的农业也十分贫弱。为了摘掉“缺粮县”的帽子,人们奋斗了30多年,1986年粮食总产达到15.62万吨,实现了自给有余。

奋斗改变旧貌,特色彰显个性。而今的宜都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跨越式的大道上策马扬鞭,步履铿锵。

产业发展兴旺。柑橘成就大产业,过去,宜都叫不出什么产业。80年代后期通过调结构大力发展柑橘,现在总面积已有30多万亩,正常年景下70余万吨。果品处理及加工企业达到72家,年带动系列产值20亿元,被省政府命名为水果大县、是中国柑橘之乡;一片茶叶一片情,宜都茶叶以其特有个性闻名遐迩。现有茶园11.7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茶叶产值突破4亿元,百里茶叶走廊基本形成。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市之一”,并获“全国茶叶加工转型示范县(市)”称号。宜都是宜红茶产区的主要货源地、加工地和集散地,是文化线路上的节点城镇,乃全国最大的宜红工夫茶生产基地,申遗工作正在进行中;鲟鱼和熊猫一样,被称为“活化石”。宜都有“鲟鱼之都”的美名,迄今为止,世界上的鲟鱼品种仅剩26个,而宜都保存的就有17个。大溪鲟谷养殖基地集鲟鱼养殖、鲟鱼加工、鲟鱼观赏、生态农庄、水上乐园于一体,是全国少有、湖北唯一的鲟鱼繁育中心。

品牌崛起方阵。累计注册有效涉农商标49件,形成了宜都蜜柑、丰岛罐头、天然富锌茶、宜红工夫茶、土老憨食品、清江鱼、天峡鲟鱼等精品名牌。“土老憨”、“天峡鲟鱼”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 “中国驰名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在第三届中国商标节荣获“最具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商标”奖。

业态不断拓展。新产业连通城乡,新业态催生百业。休闲农业已成为宜都市农业农村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丰的支柱产业,在涵养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中,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谱写出新时代的城乡融合之歌。土老憨生态集团,被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八部门认定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领军企业。“一股份三合作”模式得到部、省领导高度肯定。“六+”模式打造“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融合更加紧密。城乡“一盘棋”理念,始终贯穿在宜都休闲旅游农业建设当中。按季节、花期、品种有机搭配,全市推出了10条休闲农业观赏精品路线,如珍珠项链般将“宜居宜都”城乡景点串在了一起,为乡村导流游客,为游客增加体验。如何延长产业链条?宜都人做强了土老憨、丰岛、宜红茶等一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领军型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4家,年销售收入200多亿元。

人才充分涌流。先后有15项课题30余人次受到部、省、地、市各级各部门表彰奖励。11人被市委确定为专业拔尖人才和高技能拔尖人才,5人被评为宜昌市优秀专家,1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新型职业农民达到2000人。

农村:从“乱”变“美”

建国初期,在人们的记忆中,农村的建筑都是砖瓦结构,有三分之一的茅草屋。

如今的农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楼房林立、车水马龙、人民安居乐业的新画面。

农民居住的家园,已由一个传统、古老、落后的形象,蜕变为充满现代气息、充满朝气、发展前景无限美好和充满希望的区域。

在城镇,夹道而立的香樟、桂花树、栾树等乔木与绿化带的灌木组成了绿道网络,让穿行其间的行人如同在森林绿色通道里徜徉。在农村,十里铺、弭水桥、吕家坳、宝塔湾、太保湖、龙窝、亮家垴等村的农户房前屋后都种植了大量的栾树、香樟等树苗,农家小院草丛、绿树间点缀着菊花、月季等各式花卉,探索出了“净化、绿化、靓化、文化”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新路子,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些植物与景观桥、农家乐等相映成辉,形成了错落有致、功能分明、精美别致的生态景观带。

充满无限遐想的美丽宜都,正用她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破浪前行的创新精神勇立时代潮头,犹如一泻千里的江水奔向一个个无限精彩的未来。

相关阅读